標題 保養身體是好事,那你重點有放對嗎? 七成免疫細胞在腸道!保持腸道健康能夠更預防癌症
標籤 惡性腫瘤、療程新知
發佈日期 2021.08.18
發佈人
縮圖 保養身體是好事,那你重點有放對嗎?  七成免疫細胞在腸道!保持腸道健康能夠更預防癌症
【七成免疫細胞在腸道!腸道健康更防癌】
在傳統認知中,從胃到肛門之間的「腸道」是人體運作的末端,負責把人體代謝的廢棄物收走,尤其是大腸。但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腸道其實是健康的第一道長城,作為守護人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而且腸道菌與腸道內的腸道細胞及免疫細胞三者彼此為緊密互利共生的關係,可以幫助食物的消化、影響新陳代謝、調節免疫系統,尤其對於維持腸道的完整也很重要。
七成免疫細胞在腸道,影響人體免疫系統與全身健康
據估計,人體內存在的微生物和病毒總數量高達 100 兆以上,約是人體細胞數的 10 倍,其中大部分在腸道,其基因種類總數更是超過人類基因 100 倍,許多可幫助消化多醣類、碳水化合物的酵素,彌補人體基因的不足。此外,也能夠協助清除腸道內有毒物質並產生對健康有益的維生素,供人體吸收利用。

而腸道菌叢種類愈多樣,愈易穩定菌叢之間的生態平衡。若腸道菌叢比例不均或種類太少,可能會引起發炎反應,造成如:腦部退化、過敏、代謝性、心血管疾病、腸胃道發炎及自體免疫疾病等問題。人體約有70%的免疫細胞聚集在腸道周邊的淋巴系統,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來自腸道菌與食物代謝所產生的抗原,會在腸道周邊與人體免疫系統交會進行抗原訓練,成為了免疫細胞並再循環至身體各處,成為人體基礎免疫力的根源。維持腸道菌種的多樣性對人體健康可說至關重要,並且透過這樣防禦作戰的能力,決定人體是否能夠阻擋壞細胞或微生物進入。因此,擁有平衡的腸道不單影響腸道自身,甚至關乎人體全身的健康。
腸道與多種癌症發生有所關聯
癌症發生的成因,除了是自身的正常細胞癌化而能無限制地惡性生長,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免疫系統未能發揮正常作用,將癌細胞消滅。由於腸道菌的平衡會影響著人體免疫力的強弱,因此也有可能會影響免疫系統對抗惡性腫瘤(癌症)的能力。

近期相關研究指出,腸道菌對於大腸癌、肝癌以及乳癌等多種癌症的產生可能有關聯,甚至會影響癌症治療如化療、放射性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的效果。
大腸癌
腸道菌就生長在腸道,可想而知腸道健康對大腸癌的影響相對直接。當腸道健康時,腸內常見的大腸桿菌和脆弱擬桿菌這些微生物對腸道健康並不會造成威脅。而當腸道黏膜不足時,這些細菌則會緊貼著腸道壁大量繁殖,使腸道出現異常增生(瘜肉),進而破壞腸道細胞並引起腸道發炎,最後可能演變為癌症。
肝癌
研究指出,將患有肝癌的實驗老鼠投以抗生素藥物,用來消滅腸道壞菌,而其肝臟內的「自然殺手細胞」數量會增加,進而使肝癌的惡性腫瘤變小、變少。
乳癌
當人體體內雌激素濃度升高,會增加乳癌的發生風險。且健康的人體通常會透過肝臟將過多雌激素代謝,並經由腸胃道排出體外。然而腸道菌也會影響體內雌激素水準,通常腸道壞菌較多時,則會將欲排出體外的雌激素結合物分解成雌激素,使其再被腸道吸收進入體內,影響體內雌激素代謝。 乳癌
維持腸道健康的秘訣
胎兒在剛出生時腸道菌的約僅 100 種,但其組成種類和數量會因發育、成長、飲食、生活習慣、年齡、服用抗生素、生活壓力和疾病等因素改變,進而影響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產生。有哪一些生活與飲食習慣是如何影響腸道菌的組成呢?維持腸道健康的秘訣是什麼呢?Cancell整理以下四點供您參考。 維持腸道健康的秘訣
第一點、腸道菌最好的朋友——膳食纖維與發酵好物
膳食纖維是人體無法分解消化的植物性成分,但可以協助腸胃蠕動、刺激消化液分泌、幫助排便,並成為益生菌的食物來源。國民健康署建議成年男女的膳食纖維攝取量,一天分別需達到34、27公克,相當於一天至少要吃到1碗糙米加上5份蔬果,才能補足膳食纖維的攝取。但由於現代人運動少、習慣久坐、水也喝得不多,再加上飲食精緻化,膳食纖維攝取明顯不足。台灣癌症基金會統計,九成國人纖維攝取量不足,平均男性每天僅攝取13.7克、女性14克,至少還差一半。

研究指出,實驗小鼠食用高糖低纖的飲食,導致腸道微生物組成較為貧乏;反之採取高纖飲食,則可以使腸道菌的組成豐富度提高。另一研究則以靈長類動物進行實驗,攝取魚油、橄欖油、魚肉、小麥粉、水果等地中海飲食,其腸道菌多樣性較高且如乳酸菌等好菌明顯較多。若攝取西式飲食,如豬油、牛油、奶油、蛋、玉米糖漿等,則腸道好菌較少。

除了直接多元攝取豐盛的蔬菜,也可料理搭配鹽麴或醃製泡菜等手法,協助打造適合好菌生長的腸道環境。
第二點、益生菌
益生菌是指活的微生物,當攝取足夠量時可以對於人體有健康益處。益生質又稱益生元、益菌生,在胃腸道並不被人體酵素水解也不被吸收,但可以通過微生物作為食物的一部分,消耗足量時能夠透過刺激腸道中的微生物生長或活性來產生有益的效果。

義大利研究指出,超過45,000名大量攝入優格的志願者,在長達12年追蹤研究中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較低。而也有研究指出益生菌對病患的小腸或大腸因放射和化療造成的損傷,可能減輕癌症治療副作用,但在使用時必須注意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與白血球數目,且也曾有報告對於重症的病患、免疫功能不全可能併發菌血症。因此建議需與主治醫師謹慎討論,在完整評估使用時機與劑量,避免造成不良影響甚至造成感染風險。
第三點、適當斷食,喝足夠的水
透過每週選擇1〜2天輕斷食,減少熱量攝取,有助維持腸道環境平衡,清除體內毒素、維持腸道健康。當腸胃排空時,腸道會收縮並把小腸的細菌掃進多數腸道菌生存的大腸裡,就像家裡定期的大清掃。輕斷食建議每餐熱量控制在500卡以下或是改喝蔬果汁,甚至是將每餐進食的間隔拉長,都是容易執行的輕斷食法。

而喝足量的水也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每人每日的精確的分量會因為體重、性別和年齡而有些微差異,但平均來說約為每日喝2000cc的水,大約八個馬克杯的分量。醫師提醒,若有胃食道逆流的狀況,記得飯前半小時、飯後1小時內不要喝水,以利食物消化。
第四點、睡前3小時不飲食、好好睡覺
睡眠也與腸道環境有著高度的相關。若作息正常、睡眠品質良好,腸道菌叢就能維持規律穩定。醫生也建議睡前3小時不要進食,且用餐儘量避免豆類、洋蔥、芹菜等會產生氣體的食物。用完餐後可以散散步幫助氣血循環,都有助於消化、減少腸胃脹氣並更好入眠。
定期腸篩、維持腸道健康更防癌
多數癌症的成因是由於生活習慣造成的。雖然已有研究顯示,維持腸道健康有機會降低癌症風險,但更重要的則是健康的飲食、固定的運動習慣及充足睡眠,並且保持正面情緒。且由於每個人腸道環境不同,單一飲食或做法不見得適合所有人,亦可透過定期腸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維持健康的腸道,對癌症的防範才能更加全面。
資料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