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癌症患者施打疫苗時需要注意什麼?一次了解接種需知
標籤 惡性腫瘤、抗癌時事
發佈日期 2021.06.17
發佈人
縮圖 癌症患者施打疫苗時需要注意什麼?一次了解接種需知
台灣COVID-19疫情爆發至今,目前各縣市已陸續展開大規模的疫苗接種作業。施打疫苗可以提升保護力,減少感染及嚴重疾病與死亡的發生,同時也建立群體免疫力,擴大防護安全範圍。
而癌症患者屬於政府規劃之「19-64歲具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對象,是容易轉重症的高危險群,美國癌症協會(ACS)也指出,只要過去接種其他的疫苗沒有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且年齡超過12歲,為了降低感染併發與急重症的風險,包括癌症患者都應該接種COVID-19疫苗。

Cancell抗癌好夥伴團隊為你整理了「癌症患者施打新冠肺炎疫疫苗時」的相關接種需知:
癌症患者該去接種新冠肺炎疫疫苗嗎?
由於癌症患者屬於免疫力低的族群,一旦感染,病毒脫落的時間較長、產生變種病毒的機率也較一般人大,建議優先接種。而新冠肺炎疫苗不是「活菌」或是「減毒」的疫苗,因此不需過度擔心由於自身的免疫力過低,反而造成感染的狀況。
癌症患者都可以接種疫苗嗎?
若您是穩定追蹤的癌症患者,大部分都可以去打新冠肺炎疫苗的!倘若有任何疑慮,強烈建議與主治醫師,建議找主治醫師,針對自己的病情討論並評估相關風險,再決定是否接種。
哪些人不能接種/暫緩接種?
若您對於疫苗的成分曾經有「嚴重過敏反應」,或過去接種其他疫苗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者,不能接種。

若你是「正在做或剛做完化學治療的癌症患者」,因為化療期間白血球下降,身體抵抗力變弱,為避免影響免疫功能和疫苗效果,則不建議接種。
哪些人不能接種/暫緩接種?
癌症患者施打疫苗前要注意什麼?
與主治醫師討論確認施打後,若無其他注意事項,則請放鬆心情、維持日常作息、正常飲食,以減緩暈針、輕微不適症狀發生的風險。
打疫苗可能出現哪些副作用?
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注射部位疼痛或紅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輕微發燒(超過38度,但會在一兩天內消退)、畏寒、關節痛等。

在接種疫苗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休息,觀察身體狀態至少30分鐘,確認無恙後再行離開。

接種後,若身體局部出現紅腫、紅疹、疼痛,則請勿搓揉注射部位,可局部適度冰敷並留心觀察。若有其他不適且持續未改善,或出現過敏反應、呼吸困難、暈眩、心跳加速等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接種日期與身體不適的情形,協助醫生診斷。
打疫苗可能出現哪些副作用?
打完疫苗後,我需要注意什麼?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打完新冠肺炎疫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 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
  •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
  • 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
  • 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
  • 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紅或紫斑等
而且,即使完成疫苗接種,仍可能罹患新冠肺炎疫(COVID-19),因此仍應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全民共同配合防疫。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新冠肺炎疫疫苗簡介、接種對象、接種計劃等相關資訊
註:新冠肺炎疫疫苗接種對象,將視疫情及疫苗供應現況,滾動檢討。
資料出處來源